连续创下高价的铁矿石、铜、能源化工产品等,将大宗商品涨价潮引至各行各业。
“原材料一天一个价,但生产的产品不能这么提价,这样下去,迟早价格要倒挂。”一位不具名的制造业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显示,三月第二周CCPI指数继续上涨,为179.17点,这已经是近十年来最高,周环比继续上涨,涨幅1.4%;比年初上涨17.7点,月环比涨11%;比上年同期上涨50.9点,同比上涨39.7%。其中,能源类、有色金属类、橡胶类涨幅居前。
尽管从基本面上看,国际油价一度暴跌,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也有了下降的趋势,但更多的争论仍是关于价格是否会继续上行。原材料行业繁荣与萧条的历史表明,过高的大宗商品价格,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并不是好现象。
大宗商品价格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晴雨表,不断上涨的汽油和能源成本导致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通货膨胀率小幅上升。而这样的输入型通胀也正对我国虎视眈眈。
有分析师认为,当前,大宗商品正处于超级周期的早期阶段。在超级周期内,牲畜、粮食、金属、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会持续上涨数年,甚至数十年。不过,和以往的超级周期不同,当前上涨的主要逻辑并不是因为供应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未来大宗商品走势,是会和原油一样猛然暴跌,还是会维持高位继续增长,仍有待观察。
没有资料 |
版权所有:山东汇丰木塑型材有限公司